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艺术学院2024级美术学专业赴江西婺源开展色彩风景写生实践课程

2025年04月26日  浏览量: 17 次  来源: 艺术学院  作者:   发布: 艺术学院

4月25日,艺术学院2024级美术学专业师生赴江西婺源圆满完成了为期两周的色彩风景写生实践课程。本次教学以固本培元·传艺创新为核心理念,通过理论奠基、经典解码、在地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助力学子突破应试惯性思维,在徽派建筑与自然山水的交融中探索个性化艺术语言。

针对美术学新生在色彩风景写生领域存在的认知断层问题,教学团队发现长期应试训练导致学生陷入水粉程式化表达的困境:固有色概念固化限制色彩感知,明暗造型思维制约平面构成意识,具象再现惯性阻碍主观意象表达。针对这一现状,教学团队创新构建理论筑基—经典解码—在地实践教学路径。在理论模块,系统解构外光色彩规律与装饰构成原理;经典研习环节,通过梵高《阿尔勒吊桥》的色彩张力、勃拉克立体主义建筑的解构重组等案例,激活学生的形式语言创新意识;实践教学中采用现场示范+分层指导+跨界研讨模式,在篁岭晒秋人家、江湾古建群等教学点开展驻地创作。

经过系统训练,学生在三个方面实现突破性成长:在色彩表达方面,学生们提炼徽派建筑的黑白灰主调,以纯度极高的白色塑造墙体肌理,浓墨勾勒飞檐轮廓,中间灰调衔接虚实空间,形成极具东方意韵的视觉张力。构图探索上,通过拱门阵列的秩序排列、马头墙群落的渐变节奏、水岸倒影的虚实呼应,构建出富有装饰美感的平面构成体系。意象表达层面,学生突破客观再现的局限,以青石板路的蜿蜒线条隐喻时光流转,用油菜花田的明黄块面表现春日生机,借炊烟的水色氤氲营造诗意氛围。

此次课程通过在地化教学场景的深度构建,实现了技法传承与当代转换的双向突破。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行走的美术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在山河写生中汲取创作灵感,在文化传承中锤炼艺术品格,培育兼具传统底蕴与创新视野的新时代美术人才。

供稿审核人:刘岱兵

图片来源:刘岱兵

编辑:杨鹏琨

终审:陈显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