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艺心向党·红色赋能:艺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守护乡村留守儿童成长(一)

2025年07月28日  浏览量: 10 次  来源: 艺术学院  作者:   发布: 艺术学院

在七月流火的盛夏时节,艺术学院积极开展“艺心向党·红色赋能”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怀揣着炽热的爱心,背起画板与颜料,踏入了济宁泗水宁静的乡村腹地。他们的到来,如同投入湖心的石子,在留守儿童的心间漾开了别样的涟漪。

智慧分享,方法的启迪

在精心组织的学习交流环节,艺术学院的同学们与乡村的孩子们围坐一圈,展开了一场真诚而深入的对话。留守儿童们敞开心扉,细数着学习道路上的点点星光与荆棘——那些珍贵的机遇与现实的挑战。面对孩子们纯真而困惑的眼神,大学生们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求学心得。他们娓娓道来: 优化方法是关键强调要主动思考,像解谜一样拆解难题,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是桥梁遇到“拦路虎”,切莫闭门造车,要积极向师长、同窗请教,在思维的碰撞中拓宽视野,点燃灵感火花习惯成就未来合理规划时间,让学习如呼吸般自然有序,养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让效率的种子在自律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倾听孤独,播撒温暖

当话题转向生活,孩子们清澈的眼眸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黯淡。他们坦诚地倾诉着心底的孤独与绵长的思念。父母为了生计远行,这份情感的缺位,尤其在风雨来袭、需要依靠时,显得格外深刻。他们渴望的,是温暖的陪伴与坚实的臂膀。实践团的同学们深受触动,纷纷坐到孩子身旁,目光坚定地承诺:愿意跨越距离,架起一座“心桥”,与孩子们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持续给予真切的关怀与有力的支持。他们轻声鼓励:“生活的沟壑是成长的阶梯,请勇敢地迈过去。将思念化作前行的动力,你们的心,可以比想象中更强大。”

艺术共绘,梦想绽放

最动人的篇章,莫过于画笔下的共鸣。实践团的成员们充分发挥艺术专长,与孩子们共同执笔作画。他们耐心地手把手示范——如何稳稳握住画笔,如何调弄出心中想象的斑斓色彩。在同学们温柔而充满鼓励的引导下,孩子们最初的那份拘谨如同冰雪消融。他们大胆地释放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蓬勃的创造力,任由纯真的思绪在画纸上自由流淌。线条与色彩交织,描绘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心中珍藏的瑰丽梦想。一幅幅色彩跳跃、童趣盎然的画作,不仅是孩子们艺术天赋的惊艳初绽,更是无声地镌刻下这段昔日里,师生与孩子们之间悄然生长、弥足珍贵的深厚情谊。画笔沙沙作响,记录下的不仅是图案,更是心与心靠近的温暖瞬间。

此次“七彩假期·童心护航”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艺术学院践行社会责任、传递爱心的生动体现。通过与留守儿童的亲密接触,师生们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也让自己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关爱他人的意义。未来,艺术学院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为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体送去温暖和希望。

供稿审核人:杨鹏琨

图片来源:杨鹏琨

编辑:杨鹏琨

终审:陈显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