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新闻动态

艺心向党践初心,青春赋能助振兴——艺术学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绽放多彩华章

2025年07月28日  浏览量: 10 次  来源: 艺术学院  作者:   发布: 艺术学院

为践行新时代青年使命,艺术学院于2025年暑期组织开展了以“艺心向党·红色赋能”为主题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涵盖关爱乡村留守儿童,诵读党员先锋事迹慰问老党员直播助农助力首届龙湾乡旅咖啡节以及艺术辅导儿童和剪纸活动以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展现艺术力量。

一、艺心向党·守护成长:关爱留守儿童,传递温暖力量

在七月流火的盛夏时节,艺术学院实践团成员走进泗水乡村,开展“七彩假期·童心护航”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用艺术与陪伴为孩子们带来温暖与希望。

在学习交流环节中,大学生们与留守儿童围坐一圈,真诚分享学习经验与成长心得。他们鼓励孩子们主动思考、积极交流、合理规划时间,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倾听孩子们生活中的孤独与思念时,实践团成员深受触动,纷纷承诺将与孩子们建立长期联系,给予持续关怀与支持。他们鼓励孩子们将思念化作前行的动力,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最动人的时刻莫过于艺术共绘。实践团成员手把手教孩子们绘画,引导他们释放想象力与创造力。线条与色彩交织,一幅幅充满童趣与梦想的作品跃然纸上,不仅记录了孩子们的艺术天赋,也镌刻下师生与孩子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艺心向党·初心寻访:红色精神代代传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不朽的党员精神,艺术学院社会实践团深入开展了“艺心向党·红色赋能”社会实践活动。活动采用“诵读党员先锋事迹+走访慰问老党员”的双轨模式,打造了一幅立体鲜活的红色教育画卷。

在先锋事迹诵读环节中,同学们以满腔热忱、真挚深情投入其中,用声音绘就党员先锋的壮丽群像。革命战争年代的事迹被激昂澎湃地演绎,仿佛将听众瞬间拉回硝烟弥漫、炮火连天的岁月;建设时期党员先锋的事迹则被深沉讲述,勾勒出党员们在艰苦环境中默默耕耘、为国奉献的坚韧身影。

与此同时,实践团成员走访当地老党员家中,面对面聆听革命岁月的烽火与建设时期的汗水。老党员们以亲身经历重温入党初心,讲述信仰如何在风雨中屹立不倒。同学们凝神倾听,记录这些流淌的红色记忆,纷纷表示将以老党员为榜样,将红色血脉注入艺术创作与学习生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艺术之力。

、青春助农·振兴有我:直播带货“燃”动云端

在新征程上践行“艺心向党·红色赋能”的青春誓言,艺术学院师生策划并投身“直播助农·振兴有我”电商推广行动,聚焦泗水县特色红薯产业,挖掘其深厚底蕴与蓬勃潜力。

泗水县以其温和的气候、肥沃且富含矿物质的土壤,孕育出品质卓越、香甜软糯的红薯,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黄金摇篮”产物。在推广过程中,实践团队充分发挥艺术设计、传播策划等专业优势,为红薯产业量身定制全方位推广方案,巧妙融合线上直播与线下互动。

镜头前,同学们化身泗水红薯“推介官”,在主流网络平台倾情演绎。从红薯的种植故事、田间劳作的辛苦,到红薯变身为琳琅满目的健康美食,每一个环节都细致呈现。他们娓娓道来红薯的营养价值与烹饪妙法,更深情讲述泗水红薯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让屏幕前的网友不仅“看见”红薯,更“读懂”了泗水红薯背后的深厚底蕴。

此次直播助农行动不仅促进了当地红薯产品的线上销售,还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关注度,以青春之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与希望。

、艺心向党·志愿同行:助力龙湾乡旅咖啡节,青春闪耀乡村舞台

7月12日至13日,首届龙湾乡旅咖啡节在济宁市泗水县等闲谷艺术小镇隆重举行。艺术学院实践团积极响应“三下乡”号召,投身志愿服务,为咖啡节注入青春活力。

在搭建帐篷环节,同学们顶着烈日,肩扛支架、拧紧螺丝,汗水浸透衣衫,但无人退缩。在当地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一顶顶帐篷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成为实践团团结协作精神的生动见证。

在展区布置中,同学们巧妙运用专业所学,将艺术元素与咖啡节主题完美融合。在“首届龙乡旅非遗节”展区,他们以敬畏之心整理非遗展品,细致调整每一个细节,只为让古老文化以最美的姿态呈现给游客。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不仅磨砺了专业技艺,更对乡村发展有了深刻理解。他们表示,艺术不仅是表达,更是推动乡村发展的力量。未来将继续以艺术传递美好,用行动践行青春担当。

、艺彩飞扬·情暖乡村:艺术点亮童年梦想

为丰富乡村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艺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泗水县,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艺术辅导活动,为当地的孩子们送去了艺术的温暖与力量。

实践团队精心设计了绘画、唱歌、剪纸等课程,力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艺术的海洋中尽情遨游。在绘画课堂上,孩子们手握画笔,在洁白的画纸上尽情挥洒,描绘出心中五彩斑斓的世界;唱歌课上,同学们耐心指导发声技巧与情感表达,孩子们用清脆悦耳的歌声唱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

剪纸课程则以“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为主题,特邀当地剪纸老师教学。孩子们在剪纸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深刻感悟抗战胜利的艰辛与和平的珍贵。一幅幅剪纸作品,是孩子们对历史的铭记,也是他们艺术天赋的惊艳初绽。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艺术的种子已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实践团成员也更加坚定了用艺术服务社会的信念,立志将艺术之美传播到更多乡村角落。

结语:艺心向党,青春担当

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艺术学院学子以“艺心向党·红色赋能”为主线,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助力乡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无论是传承红色精神、助力乡村振兴,还是关爱留守儿童、推广非遗文化,艺术学院的青年们始终以赤诚之心投身社会实践,以艺术之力回应时代召唤。

未来,艺术学院将继续深化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成长成才,让艺术之美在祖国大地上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供稿审核人:杨鹏琨

图片来源:杨鹏琨

编辑:杨鹏琨

终审:陈显捷